近日,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全国刑事司法制度专业论坛主办的“完善刑事司法制度机制,提升刑事司法质效”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翡翠湖迎宾馆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20余个省市区司法机关代表,以及来自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校的理论界代表和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实务界代表共计130余人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会以“完善刑事司法制度机制,提升刑事司法质效”为主题,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刑事侦查、检察、审判等活动中存在的影响职能发挥、配合制约不力、妨害司法公正、损害法治权威等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解决问题的切实建议,有力地推进了刑事诉讼法治建设,对于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卫总所曹晶博士的论文《侦查程序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研究》在本次论坛主题征文中获得三等奖。本次论坛主题征文共收到投稿近300篇,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60余篇。
曹晶博士在《侦查程序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研究》一文中指出,大数据侦查对公民权利的干预既新颖又广泛,既产生了新的权利保护需要,又对传统权利保护提出了挑战,亟待刑事诉讼法的调整与回应。侦查阶段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具有特殊性,侦查机关对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公民让渡个人信息给侦查机关,是推定侦查机关能合法、合理使用个人信息,并受到正当程序的约束与控制。另外,公民的大部分信息以数据形式留存于第三方企业平台,第三方有义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对外泄露。侦查阶段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构建与完善需要引入个人信息保护新规则,确立比例原则、目的限制原则、区分对待原则为基本原则,适度赋权信息主体,建立侦查阶段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机制;同时激活刑事诉讼法原有的基本权利(隐私权)保护机制,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律师简介
曹晶律师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近十年公安工作经历,实务经验与理论经验丰富。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核心团队成员、东卫全国知识产权业务研究中心个人信息保护研究部部长。擅长领域:刑事辩护、数据合规。
邮箱:caojing@dongweilawyer.com
电话:13520076705